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

如何解决孩子的拖延症?_ Transaction _ Job _ Time

母婴育儿 2024-05-31 浏览(503) 评论(0)
- N +

最近,父母经常来问科达:

前段时间,科大大大小小社区的很多孩子都在家上网课。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不要说父母被折磨和哭泣,唐珂几乎精神衰弱。据不完全统计,楼上有一位母亲每天至少责骂孩子五个小时,早上、中午、晚上和午夜。

骂的最多的是拖延症,除了作业。

王xm,几点了,还不起床? 王xm,你是在数饭粒吗?能不能吃快点? 王xm,你作业写完了?还敢看电视。 王xm,洗个澡洗半天,你是一件件拆开洗吗?

(这个“骂”大大不如丢人。)

家里有拖延症患者,父母真的很容易逃跑。

但你探究过孩子拖延背后的原因吗?如果不对症下药,一味的催骂,恐怕宝宝的拖延会更加严重。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展开全文

我有一个朋友在“治疗”儿童拖延症方面很有经验-

女儿3岁时,饭点会提前洗手上饭桌,半小时内吃完; 晚上会催促爸妈快点讲睡前故事,自己好睡觉; 上学后,作业不用父母催促,自己会主动写......

她是怎么做到的?

我的朋友说,她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就开始和他们“玩”了。

孩子拖延,可能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一天应该做什么。

交易卡的作用是让孩子们知道他们每天每个时间应该做什么,让宝宝独立运动。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朋友会把名片打印出来剪下来,然后按照早中晚三个时间段把名片分成三份。

起初,女儿看到名片时感到兴奋和好奇。她总是问这是什么。

朋友A:这是一张名片,可以帮助你度过早上/中午/晚上的时光。

朋友怎么练?

如果是早上,她会把所有早上的名片递给孩子们,并告诉他们可以选择任何名片来完成。

如此循环,直到一切完成。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一位朋友说,使用交易卡应该做到两点:

(1)准确描述卡片的内容和孩子当前事务的完成情况;

(2)正面引导,具体表扬,表扬你做得好的地方。

例如,如果孩子抽了一张牙刷卡,她会说:早上第一件事就是起床。你刚刚完成了。太棒了!这张卡片上写着刷牙。宝宝会和妈妈一起刷牙吗?

当孩子独立完成卡片上的业务时,她会夸道:宝宝今天刷牙了,妈妈很高兴看到宝宝如此独立,你也逐渐学会了做自己的事情。

当然,偶尔宝宝也会任性,不想做一些事情。她的做法是给孩子提供其他东西,让他们自己做选择。

朋友说,女儿3岁左右的时候,很多事情都需要她帮忙完成。

然而,在日常名片的指导下,我女儿已经越来越清楚自己每天应该做什么。很多时候不需要她的三提醒四邀请,女儿都会主动去做,很自觉很独立。

对于尚未建立时间观念的0-6岁儿童来说,时间事务卡确实可以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,培养他们的自主性。

交易卡的使用方法有很多种,我再跟大家分享两种-

01

交易表+时钟

在小黑板或A4纸上画一个闹钟,或者买一个大闹钟,把每次要做的交易卡贴在对应的时间。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这样会让宝宝更清楚地看到在哪个时间做什么,也更容易形成时间观念。

记得把小黑板或A4纸挂在宝宝容易看到的地方。

一天24小时,但闹钟是12小时。您可以获得白天版本和夜间版本,并在纸上注明版本。

02

待定和已完成

在墙上贴一张大纸或在墙上挂一个小黑板,分两列,即“/要做的事”和“/做完的事”。

每当孩子完成一件事情时,他就会将相应的交易卡从“待完成”栏移到“已完成”栏。

或者把所有的名片都贴在纸上,并在每张名片后面标上星星。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每个人都可以使用奖励机制,例如与婴儿预约,每天获得8颗星或更多,去公园的时间可以延长半小时。

如果孩子已经上了小学甚至初中,交易卡可能有点幼稚。这时可以用四象限法代替。

所谓“四象限法”就是教孩子把事情分成四个优先级:重要且紧急》紧急且不重要》重要且不紧急》不紧急且不重要。

要学习分级,我们首先要学会区分我们需要做什么和我们想做什么。

比如做作业是必须的,读课外书是可取的,所以:做作业》课外书。

孩子每天肯定不止做这两件事,甚至他们的作业还会分为数学作业和语文作业。然后,他们必须学会根据时间的紧迫性进行排序。

比如数学作业明天上午交,语文作业下午交,所以:数学作业》语文作业》看课外书。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同理,把过去一天甚至一周你想做/想做的事情列出来,按照紧急程度和重要性排序,然后在下表中逐一列出,这一天/一周的四象限事务清单就做好了。接下来就是督促自己按照表格计划完成。

说实话,科达还在用“四象限法”来规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。我相信这个方法也适用于屏幕拖延症后期的你。

无论你使用哪种方式,科达都想再说一句:当孩子拖延时,父母应该试着视而不见。

催促或责骂可能会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和控制感。你让他们做的越多,他们做的就越少。

这也可能使孩子产生依赖性。没有你的安排,孩子们不知道该怎么办。

动辄责骂宝宝“拖延症”,孩子可能会在这种话的暗示下变得更加拖延。永远不要低估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伤害。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对于6岁前的孩子来说,他们是“活在当下”,他们不懂“时间”这个虚无缥缈的东西。

因此,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,最好预留一些时间让他们流连忘返。

大一点的孩子,不如你和孩子一起制定任务计划表,互相监督,一起完成。

我就不信在座的各位不拖拉。

标签: